banner
ximalaya

ximalaya

这里是openkava 的blog,关注程序开发的一切技术。 ZZ 表示转载的文章,如涉及版权,请和我联系删除。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关于以下技术的文章: 移动开发技术,ANDROID ,IOS,WINDOWS PHONE平台开发,企业ERP开发,动态脚本PYTHON ,OPENGL ES 3D技术,游戏开发技术,HTML5 ,JAVASCRIPT ,MYSQL,AMAZON EC2 ,GOOGLE GAE ,GOOGLE CLOUD SQL 等 。 本站发展历程: 2010年,正式把所有的blog移到这里,租用godaddy的空间,记录生活和工作上的一些心得。 下面是关于我的个人介绍,写在这里权当凑字数啦。 职业:软件开发,开发经验6年,管理经验3年; 工作上使用的技术:C#, SQL SERVER 个人使用的技术:PYTHON,PHP, CSS, JAVA ,ANDROID ,object-c 等等 联系我请发邮件:<a href="http://blog.openkava.com/openkava@gmail.png"><img class="alignnone size-full wp-image-96" title="邮箱" src="http://blog.openkava.com/openkava@gmail.png" alt="" width="174" height="24" /></a>

zz 一個APP能否包打天下

Killer App (殺手應用) 或者 Star App (明星應用) 是個光芒耀眼的詞彙。十五年前互聯網大潮湧來,大部分人想到的第一個創業點子僅僅只是做網頁,就像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外包做一個 App 首先能賺到錢。

這時候有一些先知先覺者說,我們要做一個暫時沒有盈利模式的 Killer App,吸引住用戶足夠的眼球,這才是未來。於是,愛特信開始學 Yahoo 折騰出一個搜狐;一家叫四通立方的軟件公司開始搗鼓門戶;百度也不好好賣企業搜索了,要打造自己的入口;騰訊則受到了 ICQ 和傳呼機生意的啟發,做了一個很長時間叫好不叫座又燒錢的 OICQ。

後來的結果自然都清楚,一直在做網頁賺錢的 China.com 不存在了,而堅持做 Killer App 的公司都成了新的互聯網的入口。沒有盈利模式的,可以先燒風險投資的錢;燒完風險投資的錢,流量也足夠多,可以再賣廣告賺錢。做一個 Killer App 成為互聯網創業和投資的金科玉律。

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App 更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詞彙,它就是手機桌面上的一個圖標。這個圖標裡面放什麼內容或者服務,只取決於創造者的技術和想像力,如果一不小心做成了 Killer App,那就是圖標一亮黃金萬兩。這時候不僅僅是吸引住用戶的眼球,簡直是佔據了用戶的褲兜、手指、感官和全部零碎時間。剩下的問題只有一個:做什麼呢?

這時候會碰到移動互聯網 Killer App 的第一個難題,所有的 App 本質上只分為遊戲和應用兩大類,做遊戲自不必說,你可以打造一隻憤怒的小鳥,卻很難打造第二隻小鳥;而做應用,不管做哪類應用,都會遭遇到同一個對手:用戶的好奇心和時間。

手機應用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不僅僅是因為他們佔據的都是桌面上同樣一塊大小的圖標,還因為他們可以調用的都是同樣的傳感器、同樣的通訊錄,他們的內容無外乎也是文字、圖片、聲音和視頻;為了增加用戶的粘性,於是引入了人和地點,投資商也包裝了一個更好賣股票的詞彙:“SoLoMo”,也就是人、地點和移動。於是所有手機應用都搖身一變,成為了手機社交應用。

真正的問題來了:你如何以一個應用的軀殼,滿足所有人的社交需求?或者平衡大多數用戶的社交需求?拿如日中天的微信來說,為了不停滿足人的好奇心和欲望,就得加上各種陌生人的好友功能;而為了提高粘性和價值,就得強化熟人之間的通訊功能。這兩個方向的訴求毫無疑問是矛盾的。大家在互聯網或者 PC 桌面上能夠忍受彈開幾個 QQ 窗口,一個和客戶聊天,一個和陌生網友調情,只是因為桌面足夠大,後臺可以駐留,十個手指能應付過來。一旦搬到了手機上,你很難想像一個單一的社交應用,能夠承載 5000 萬用戶的不同社交需求?還是僅僅為了和 PC 端的 QQ 好友聯系和消息互通?

因此 Path 的理論是,限制好友數量。好友數越多,互動的粘性和欲望也就隨之減少。本來,自家閨女的照片你只會發給幾個親朋好友看,而不會發給 50 個互聯網好友看。但是這個理論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雖然交互頻率增多,但是用戶網絡的規模卻難以擴張。於是 Path2 的新版本,又做了一個修正,把 50 個好友的限制擴充到了 150 人,把圖片分享變成了更廣義的生活狀態分享。但這個修正,並沒有本質上解決 “更多人看、更少互動” 和 “更少人看,更多互動” 之間的矛盾。

Killer App 之所以成為一門生意,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創業公司可以先以一個 Killer App 起家,吸引足夠的初始用戶,然後逐步再把這個 Killer App 變成一個平台。在互聯網時代,這個生意模式可以存在的原因,是因為互聯網平台已經趨於穩定,流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而在移動互聯網的 App 時代,你很難從一個 App 往另外一個 App 裡導流量,一切又得從零開始。而用戶的好奇心的長短,也就成了應用從手機桌面上被刪去的生命周期,你得不停的去滿足用戶的好奇心,而使得一個 App 越來越腫脹。

於是現在移動互聯網創業成了一個怪圈。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大家都在追求 Killer App 或者 Star App,在垂直領域,有一些 Star App 開始出現,因為垂直領域競爭不夠充分,用戶也沒有太多 App 可選;而在通用的領域,是各領風騷三五月,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是有的,但是移動互聯網各公司並沒有找到好的入口,他們僅僅是為 Apple 或者 Google 兩大入口增添一個或者幾個圖標而已,他們的用戶缺乏耐心而多變,把 App 視為快速消費品。

在 PC 上,真正的 Killer App 是操作系統。Star App 有 4 個,瀏覽器將 PC 變成了能上網的機器;編輯軟件將 PC 變成了能打字的機器;圖形軟件將 PC 變成了能畫圖的機器;而遊戲則將 PC 變成了遊戲機。而在手機上,真正的 Killer App 仍然是電話和短信,Star App 正在形成,而且必然會有幾個特徵:這個圖標代表的是一種服務,這個服務足夠簡單明確適合大部分人的需要,它同時還是跨平台和跨終端的,無論從我的 PC、Android 手機或者 iPad 都能夠獲得,它不會做你不想做的事情 (比如做過多的推送、或者加不需要的好友),也不會阻礙你做想做的事情 (比如你可以在其它應用裡使用這種服務),也就是說,需要足夠的開放,既有開放的心態,又有開放的技術基礎。

http://zhanglu123.blog.techweb.com.cn/archives/3.html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